杨建华,笔名巴山唢呐、西星飘扬、牮画,籍贯四川平昌,做过工人、教师、记者、编辑、编剧。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四川省音乐文学专委会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已在《读者》《中国青年》《农村青年》《北京文学》《中国民族报》《星星》诗刊《绿风》诗刊《诗词》报《金色年华》《中国文学》《国土资源报》《中原石油报》《欧洲梅园文学》《荒原》《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报》《四川文艺报》《四川法制报》《精神文明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质量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广播电视报》《四川通信报》《四川质量报》《四川健康报》《四川散文》《市场与消费报》《环境保护导报》《西安日报》《延安文学》《长河晨刊》《草地》《梦岛》《生活之友》《绿色天府》《湖北农民报》《教师报》《导报》《招生考试报》《职校生》《乐苑》《剧本》《贵州经济信息报》《剑南文学》《戏剧家》《通途》《扬州晚报》《麒麟》《雪莲》《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达州新报》《巴山文艺》等全国百余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歌词、特稿、戏剧小品等。出版诗集《鸟不归巢》、散文集《云水花开》。获得达州市第二届巴渠文艺奖。
主要诗歌作品有:《草堂,孕育唐诗的火焰》(长诗)、《乡土里的诗》、《鸟不归巢》、《我站在三峡大坝上,遥想……》(长诗)、《母亲的麻地》(二首)、《文成,一路奔跑的姿势》(组诗)、《年夜,在酒杯里开满鲜花》、《血脉乡村》(二首)、《责任,在蓝天下挺拔》、《明月,在宋词里轻轻起身》等获奖;
主要散文作品有:《千古荔枝道》入编《西部散文精选》、《村庄,在母亲的轮椅背后》、《酒是故乡情》、《冬天的高度》、《金灿灿的乡村》、《石桥,纯情娇艳的风情》(入选2010年经典散文选)、《夜雨,把一群身影雕塑》(长篇散文)、《炊烟,灵动飘舞的血液》、《广昌的蓝》等获奖;散文《清明深处》被选入2009年高考语文现代散文阅读篇目;《父亲的坟头是故乡》获奖、《山村唢呐》收入《读者》乡土十年精华文丛等。
主要戏剧小品(舞台作品)有:《对不起兄弟》、《爱的留言》、《月圆之时》、《水涨情深》、《月上柳梢头》、《我的好兄弟》、《种菜风波》,舞台音诗画《飞向雅安的爱》等获级、省市级奖项。
电视短剧:《蔻蔻的又一年》(20集)在达州电视台播放。(2010—2011)
方言故事:《蔡幺妹散打》系列80余篇在《达州晚报》连载。(2007—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