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本馆概况 服务指南 最新动态 政务公开 全民阅读 网上阅读 馆藏查询 联系我们 社科普及 评价意见区 文化共享资源库 本土作家作品集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共享资源库 > 本地百科全书资源 >

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

     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是指始创并流传于达县及通川区城区民间生产牛肉食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包括选料、捂肉、切片、拌料、铺肉、烘烤、包装等7道工序。其中选料、切片、铺肉、烘烤等工艺为达州几代人代代相传的“绝活”。通过此工艺生产出来的牛肉片薄如纸,灯照透影,色泽红润,麻辣鲜香,酥脆化渣,回味无穷,堪称中国食苑一绝。
 
     达县灯影牛肉始创于清光绪22年,自从问世以来,以其特殊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风味,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民国16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十次劝业会上获甲等奖。1978年,邓小平出访尼泊尔等国时,将灯影牛肉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20世纪80年代,曾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国宴食品。

     达县灯影牛肉的加工技艺,在国营期间曾发生严重失密,导致周边不少地方加工灯影牛肉,极大地冲击了达县灯影牛肉这一正宗产品,这不仅使灯影牛肉名气下降,而且成为国营达县灯影牛肉厂于1995年破产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操作手段的不断深入,灯影牛肉制作技艺中的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已开始被现代化机械所代替,其传统手工技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





 


盲人视频(内网) 地方志(内网) 本土作家作品集 音视频在线资源 本地馆藏数字资源 党建书刊 本地百科全书 川东文学 幸福达川 心桥 读书顾问 本地文献数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