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党建书刊 > 党建书刊 > 正文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达川区图书馆  本馆动态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16    ★★★★★

作者: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 韩庆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他还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唯物史观,归根到底是发现了一切错综复杂社会现象背后的基本事实和一般规律,即人的需要与生产供给之间的关系。因此,从“现实需要和理论供给关系”角度,来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注“现实需要”来自五个方面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其实,社会一切领域,从根本上都是以不同方式来解决“需要和供给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深层底色,蕴含着对现实需要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供给关系的关注。

  对所谓“需要”的关注与阐述有五个方面。一是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创新的需要。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创新关联密切,意义重大。二是时代发展和实践变革及其所要求的理论创新的需要。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三是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因而需要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需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具体来讲,可以用“五个更好”加以概括: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四是国家发展进而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需要。就是说,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五是人民的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基于上述阐述,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剖析“理论供给”存在五种情景

  对“供给”的分析,归纳起来,直接或间接地存在五种情景:一是供不应求。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然而,一些学科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二是供给能力不足。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我们的一些研究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功课做得远远不够。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还有,当今我国社会实践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也意识到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但我们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三是供给质量不高。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四是供给错位。有的人把国外的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做“唯一准则”,试图用国外的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用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套在中国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来裁判。有的人不加分析地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当做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用一大堆马克思、恩格斯语录,生硬地“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除了上述现象外,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即有的人仅仅专注于对一些抽象概念的学术研究,对党、国家、社会、人民所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不屑一顾,抽象的学术化研究有余而大众化研究不足,甚至用抽象概念套解我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五是供给错误。社会上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总之,当今我国的某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达不到时代发展、实践发展所要求的水平,达不到党、国家、社会、人民所期待的水平,达不到推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促进我国理论创新、从而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所需要的水平。

 

  探究“供需平衡”的解决方案

  为弥补“供给不足”,提供理论供给解决方案,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基本路径概括起来:一是明确思路。即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二是体现特点。即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尤其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从问题开始,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三是研究重大问题。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四是确定着力点、着重点。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五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这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

责任编辑:达川区图书馆 
  • 上一篇:胡昌升:找准抓党建促脱贫的发力点
  • 下一篇:为文明古国复兴提供中国方案(人民要论)
  • 

    您好!您是本站第1903412客人! 本站共发布了:65920件资源。

    网站首页 | 本馆概况 | 服务指南 | 最新动态 | 政务公开 | 全民阅读 | 网上阅读 | 馆藏查询 | 联系我们 | 社科普及 | 评价意见区
    Copyright © 2002-2016 达川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地址:达川区南外二号干道文体中心
    电话:0818-2529656
    备案号:蜀ICP备19041890号-1